close

你得先讓自己在心態上成為一個成功的人,才能像成功者一樣去做事、擁有成功者所擁有的條件。

Having(擁有)──Doing(做)──Being(成為或是)。

上面是我們通常的一種思維模式。比如說我們想成為一個成功者,

我們認為應該先擁有成功所需要的條件,才可以去做一些事,然後我就成功了,我也就成為成功者了。

這看起來是合乎邏輯的。

但在教練文化裡卻剛好相反。

我們認為一個人要成功,更有效的順序是:

Being(成為或是)──Doing(做)──Having(擁有)。

也就是說,你得先讓自己在心態上成為一個成功的人,

接著你才能像成功者一樣去做事,然後你就擁有成功者所擁有的條件。

這聽起來是不是有點玄?有個例子可以幫助我們瞭解。

中國大陸一位拉丁舞冠軍尹衛東,在學習教練技術之後取得了很大的成果。

他分享過一個體驗:在參加英國國際冠軍舞蹈大賽頭一天,

我的教練問我:「阿東,你最崇拜的人是誰?」我說:「世界冠軍Ben Verson」。

他問:「你是不是世界冠軍?」我笑了:「我怎麼會是世界冠軍呢?」

教練說:「你要在心態上成為那個人,才會真的成為那個人。你要告訴自己已經是了!」

當尹衛東站在臺上的時候,真的感到自己就是世界冠軍。

結果他和他的舞伴龍衛敏順利進入了下一輪比賽,是唯一的一對中國選手。

其實,最能簡單明瞭說明「Being」的意義的例子莫過於演員。

電視劇《雍正王朝》中康熙的扮演者焦晃的表演得到了一致好評,

很多人都評價他的表演入木三分。

康熙臨終叮嚀了雍正兩句話:「善待你的兄弟,善待你的百姓。」

我還記得看到這一節時那種內心顫慄的真實感覺。我完全感覺那根本就是一代明君在叮嚀他的兒子。

焦晃為什麼能演得這麼傳神呢?因為他具有很好的Being。

有一則軼事為證:在《雍正王朝》劇組進入金鑾殿時,焦晃很自然地坐到了龍椅上。

工作人員叫他下來,不要隨便坐。他說:我回到自己家裡了,為什麼不能坐?

他已經當自己就是康熙了,所以舉手投足才能散發出王者的氣度。

這不是演(Doing)出來的,而是他在心態上根本就是(Being)那個人。

Having──Doing──Being的做法是在要求條件。

我要具備這些條件,所以我才能去做一些事情,然後我才會成為。

我要成功,得有很多條件滿足我才可以成功。這是普通人的思維模式。

這樣做也可以,不過其中的創造性很少。

而Being──Doing──Having的做法則不依賴於環境因素。

這是教練的模式:先在心態上成為我想成為的那個人,

然後我去做,最後可以擁有這些條件。

就算沒有條件我也可以主動創造出條件來,是否成功由自己決定。

鄉親ㄝ,開創自己的未來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im712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